小说: 作者:
    1

    西湖真是天下第一个真山真水的景致。灵隐幽深,天竺清雅,远的暂且不提,只这出了钱塘门,过圣因寺,上了苏堤,中间是金沙港,转过去就望见雷峰塔,到了净慈寺,有十多里路,五步一楼,十步一阁,金粉楼台,竹篱茅舍,桃柳争妍,桑麻遍野,各具风情。那些卖酒的青帘高扬,卖茶的红炭满炉,士女游人,络绎不绝,所谓的“三十六家花酒店,七十二座营弦楼”。

    每年元宵后至寒食前,都人争相出来郊游。湖面上画艇,栉比鳞次,歌吹箫鼓之声,振动远近。西湖苏白两堤上士女骈集,几立足之地。这苏堤上更是挥袖如雨,香尘似烟。今年因为时疫,苏堤上查检甚严,游人稀少,堤上安静许多,也显得宽阔了许多。

    当值的宋慈和右武大夫、副都指挥使魏仲昌骑着马,款款在堤上巡查各处关卡。两人计划从湖东到湖西,从映波桥、锁澜桥,入先贤堂,再过望仙桥,三贤堂(林浦、白乐天、苏子瞻),压堤桥、东浦桥,水仙王庙、龙王庙,跨虹桥,直至岳庙。

    魏仲昌生得面圆耳大,鼻直口方,腮边一部落腮胡须,身长八尺,腰阔十围。今日他头戴芝麻罗万字顶头巾,脑后两个太原府扭丝金环,上穿一领鹦哥绿丝战袍,腰系一条文武双股鸦青,足蹬一双鹰爪皮四缝干黄靴,更显得威风凛凛,气宇轩昂。武官出身的他曾任淮右勇捷、龙卫、骁武等军都指挥使,久在戎事,为人颇为机警。他现在的差遣是“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”(殿前司、侍卫亲军马军、侍卫亲军步军个有都指挥使、副都指挥使、都虞候各一人,称作“殿前九帅”),负责皇城司(皇城司,属员称为皇城卒)。淳熙五年宋慈与他在福建路共事过,相识后彼此钦佩,引为知己。两人恰好同日当值,共诉衷情,自然都很喜悦。

    一行人从净寺上了苏堤,堤上两边柳树已然发青,微风拂过,婆娑生姿。苏堤南北两面,万顷碧波荡漾,孤山如髻、白堤如黛,雷峰、保叔诸多浮屠高耸松林之上,湖东钱塘、清波、钱王等城楼连接着十里城墙,南面茶园花圃井然有序,农舍点点,间杂着团团桃红李白,甚是可观。两人一边把玩美景,一边闲话故旧,甚是惬意。

    过了映波桥、锁澜桥后,两人下马过了石桥,在湖山堂前立着,听负责苏堤查检的小使臣上前禀告。小使臣退下后,两人然后踱入湖山堂来。这湖山堂最初由临安府尹洪焘于咸淳年间买民地创建,栋宇雄杰,面势端闳,后来的府尹潜皋墅又扩建了水阁六楹,陆堂四楹,并将堂阁以廊相连,环以栏槛,辟以户牖。居此远观近瞻,尽纳湖上千山万景,湖山堂卓然为西湖堂宇之冠。

    水阁内甚是阔朗,临水窗牖又尽开,凉风穿堂而过,顿觉胸襟清朗。北望雷峰塔如披着金色袈裟的老衲,宝相庄严。

    “想你我二人前年中元日在这里小坐,当日半塘芙蕖菰蒲,惠风吹面,仿佛今日一般。”宋慈指着阁外池塘中枯荷感慨道。“不觉弹指又是两年了。”

    “‘时光易逝人易老,乾坤虽大愁难着。’”魏仲昌也有同感。“当日你我还赋诗以记,兄长可记得?以堂前的浮屠为题。”在湖山堂前有四尊浮屠。这些青黑色浮屠立于四方,如四尊威严的武士。

    宋慈拍拍脑门,“让贤弟笑话了,愚兄差点忘了。”

    魏仲昌忽然想起某事,招手让亲随过来,附耳低语后,着亲随去了。他从怀中掏出一物,“小弟新得了一物,看兄长可识得?”

    宋慈大笑道:“莫非还是上次那种物件?”

    上次两人相会时,魏仲昌神秘兮兮地拿出一根细竹管,让宋慈猜测其用途。这竹管里面通透,如短笛样。宋慈拿到手中,略一端详,便认定这是一根听管。只须将管子一端紧顶住墙壁,另一端贴在耳朵上,便可以偷听墙内人说话。

    “兄长可识得此物的用途么?”魏仲昌上次失了面子,这次必定要挽回一局。他从亲随手里接过一个箭囊,递给宋慈看。

    “这不就是箭囊吗?”这是个军中常见的箭囊,但是用野猪皮制作的。

    “除了放置箭矢,兄长可知此物在北人那里做何用?”

    宋慈晓得他是特意拿来考自己的,他苦思冥想了一阵,却委实想不出来。

    魏仲昌大笑,拍着水廊上的窗棂。“总算能难倒你这智多星一次了!”

    “愿闻其详。”宋慈对于此类奇巧淫技总格外有兴致。

    “这箭囊也唤作矢服,多用牛皮制,用野猪皮作最佳。晚上睡觉时吹起来,垫在脑下当枕头用,夜深时可以用来监听远方的动静。魏仲昌掌管的皇城司负责防范和捕获北人间谍,故而对北人的用间方法和工具颇为捻熟。“小弟着人从军器监专门拿来的。”

    宋慈拱拱手:“好让愚兄佩服。”他忽然想起了停尸房的事,“有一事正好请教贤弟。”

    “箭杆短小的药箭?”听完宋慈的讲述,魏仲昌捻着髭须思考了片刻。他在两淮前线符离军中时见过的猪杆箭头与此颇为相似。这猪杆箭头吃北间在牛胃和粪便里浸泡后,带着剧毒。北间潜入军营后,常用小弓发这种药箭射击国朝马匹,久之马匹腿脚溃烂,至于不治。

    “那改日请贤弟到府衙中帮愚兄检校一下。”一事待了,宋慈心情欢畅。他踱步到水阁西窗边,凭栏远望。但见花木蔽翳,亭馆相望,那里是第二桥边的先贤祠。

    前朝宝历年间杭州有袁姓太守在此建了先贤祠,纪念这临安府本地的忠臣孝子、善士名流、德行节义、学问功业、孝妇孙夫人等,因此第三桥又名袁公桥。自前唐至国朝,祠内已供奉人物三十四人,各立碑刻,表世旌哲,四时祭拜。

    “那两具名尸首就是在先贤祠被人发现的。”宋慈唤来一位亲随,低声吩咐几句,着他去先贤祠打探一番。

    3

    两人出了湖山堂,沿着苏堤缓步向西,一众亲随在后面牵马跟随。过了苏堤上第三桥--望仙桥,桥侧就是供奉白乐天、林和靖、苏东坡三先生的三贤祠了。

    与湖山堂的朗阔相比,座落在小洲上的三贤堂显得高逸潇洒。它以横木为门,左右各有一段矮矮的素墙。墙内有座竹园,植着十余株竹子,竹林里围着一座小小亭子,甚是清雅。一座小石桥通向小洲,洲上建筑很是紧促:东向正堂(三小间)后屋(四间)外加廊屋,曲折围成一院,南北两端临湖各建一红格窗三开间的水堂。三贤堂亭馆参,多植柳桃;前挹湖山,气象清旷;背负长岗,林樾深窈。

    这祠内厅堂的匾额颇为有趣,曰“水西”,曰“云北”,曰“月香”,曰“水影”。两人一面赏景,一面读着匾额为乐。

    “这后堂上的匾额,还是得之所写的。”去年中秋前,宋慈和陈求道、谢枋等人在此游玩,三贤祠的堂主因为匾额破旧,又早闻陈侍郎榜书大名,特意奉茶请陈侍郎题写新匾额。趁着酒兴,陈得之一挥而就。那榜书写得畅快淋漓,众人不赞叹。

    “想来那匾额早已挂上了,今天你我恰好一观。”

    “久闻得之的榜书临安府中第一,今日小弟总算得见。”

    “贤弟怎地不知?你那殿前司里延桂亭的匾额,就是得之所书。”殿前司的官衙距离大内不远,在凤凰山八盘岭中,衙内有小山名为月岩,岩上有亭曰“延桂”。

    “就是我衙内冲天楼下面的那座延桂亭?”魏仲昌赧颜道:“真真是疏忽了。”

    寂寂院落、曲曲屋廊,两人如行在方外之地。穿过正中小门,宋慈指着堂门上的匾额:“就是这里了。可好?”

    瞬间他的笑容凝住了,不觉“喔”了一声。魏仲昌兴致勃勃地仰头观看,只看了一眼,便觉得有异,颇有些迷惑不解。
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,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尽快删除。


,免费小说,免费全本小说,好看的小说,热门小说,小说阅读网
版权所有 © All Rights Reserved, 联系邮箱: